LEDinside解读:三安光电为什么这么赚钱?

三安光电毫无疑问是中国LED行业最赚钱的公司,无论是毛利率还是净利润率,都高得不像是一家制造业公司。

通常制造业毛利高于30%,净利润率能够超过15%已经是相当优秀的表现了,而三安除开2012~2013年的行业低谷期利润有所下滑外,持续的保持毛利高于40%,净利润率达到30%以上的水平。


▲ 数据来源:三安公司财报,LEDinside整理

三安的净利润得益于MOCVD设备补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如果局囿于三安依赖补贴的刻板印象,却可能离事实更加遥远。近年来随着三安的发展壮大,营业外收入对利润贡献比例越来越低,从2011年高达62%下降到2016年的20%,三安自身的盈利能力却在一步一步的强化。弄懂三安高毛利率,高净利润率背后的原因,才可能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三安光电为什么这么赚钱?


▲ 数据来源:三安公司财报,LEDinside整理    

  三安高毛利润率的原因分析 

首先对外界评论中认为三安的毛利高来自财务总监之财技的观点笔者不认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高明的财技也创造不出来收入,也几乎没办法藏掉直接成本,而且,即使一两年内可以更技巧的处理一些会计项目,但是不可能数年内一直用技巧来修饰出远高于同业的毛利率。

对于三安的高毛利的来源,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方面加以解释:

1) 制造的规模效应。LED芯片制造虽然不如半导体制造那么高门槛,但是也是十足的重资产行业,生产制造的规模效应非常显著。大家比较了解的是MOCVD设备昂贵,实际上为了芯片生产而专门准备的高纯气体供应系统,超洁净厂房等基础设施,是更加不可分割的专用性资产,会大大抬高LED芯片厂商的固定生产成本。反而是MOCVD,从long term来看,更像是可变成本。

而三安拥有全球最大的LED芯片产能,约占全球芯片产能的20%,只要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这些固定成本三安就可以在更大的芯片产量上摊销,那么估计仅平均成本一项就可以比一般的竞争对手低上10%。


▲ 数据来源:LEDinside

2) 研发的规模效应。LED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子产业之一,也是一个研发密集的产业。因为中国LED企业进入这个领域比较晚,在原始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圈地中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印象中中国的LED企业技术含量低。

三安浮出水面的大概只有1200多项专利,实际上为了保持产品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微创新,工艺创新必须是持续不断的,只是大多数不会转化为专利,而是以企业的专有技术的形式存在。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产品线,三安就是能持续保持同样的芯片面积比竞争对手亮度高5%,这实际上构成了三安产品溢价的技术保证。


▲ 数据来源:三安公司财报,LEDinside整理

研发的规模效应就体现在三安的研发团队和研发资金的投入规模上,三安约有470多人规模的博士或日韩台技术专家队伍,高级工程师及硕士以上的人才达到502人,单就LED光电产业的人才储备来说,三安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人才库。直接的研发资金投入和间接的研发人员用人成本,保守估计也在3亿以上,这相当于前几年一个中等规模芯片厂的年营业收入。

这样庞大的研发支出,对一个产量规模不足的企业来说是庞大的负担,对三安来说,摊销到每颗芯片的研发成本微乎其微,产品性能带来的溢价完全可以覆盖。
 
3) 客户数量的规模效应。应该有多个经济学术语可以解释这个现象,比如网络效应,即同一个系统使用的人越多,就越能吸引更多的人使用。不过本质上也还是可以用客户的规模效应来解释,毕竟网络效应也要依赖使用者的数量规模。三安长期积累下的客户群基数客观上促成了与三安这个系统交易时的网络效应。

LED芯片属于化合物半导体,生产过程的精度还不能像硅基半导体精确(5个9和11个9的差异),因此产出的芯片的光电性能是在一个指定区间内呈正态分布,而LED厂商需要对产品根据光电性能的bin集分类之后才能销售给客户。

三安这样生产规模的厂商单一bin内的产品数量就很可观,可以供给单一客户某一个bin。三安客户的数量也足够多,每个客户拿到的bin集都很集中,从客户的角度获得的体验就是三安的产品一致性很好。可以做到类似方式出货的芯片厂商只有三安,华灿等不多的几家。

另外就是像木林森这样的封装厂,也是因为规模够大,客户群数量够大够分散,这样木林森也可以做到采购芯片的时候不分bin,但是销售给客户的却是单一bin的LED。这项优势也可以至少提高5%的溢价空间。

综合上述的三点,三安就具备了高出同行15~25%的毛利的空间,再加上从市场结构来看,三安的在中国芯片市场份额已经接近30%(LEDinside统计约29%),具有价格领导者的定价权,因此能够维持高毛利就不足为奇了。

三安占中国LED芯片市场份额


▲ 数据来源:LEDinside

而另外还有两个影响因素也很重要,只是相比之下,并不是构成三安产品毛利高主要的因素,仅简单加以说明。其一是三安有自己的衬底和PSS厂(晶安光电),可以优先保障三安获得更加优良的原材料供应,且还不需要承担高于市场的价格,这也构成三安产品竞争力的来源,以及保障了更高的良率,但是这并不能算是核心竞争力,充其量只是内部转移定价的技巧,集团内部的利润放在不同的生产环节而已。换言之,只要出足够高的高价,从市场上也可以获得同样的供应,只是不如in house有保证。

还有一个因素是三安经常会有一些路灯类的照明产品订单,这类偏工程照明产品的毛利通常会比较高(参照名家汇,利亚德旗下金达照明),这个是行业属性决定的。虽然会拉高三安整体的毛利水平,但是因为占比不大,权重小,对毛利和净利润的贡献都相对有限,再加上不确定性强,顶多季节性的构成波动因素。

  三安高净利润率的原因分析  

三安远高于同行的净利润,一方面来自毛利比较好(如上文所述),不再展开解释,重点主要讨论一下构成其净利润重要来源的营业外收入。

LED芯片行业的MOCVD大额设备补贴一直备受诟病,然而除开少数新自由派经济学家反对任何形式的补贴和政府干预外,一般主流的观点并不反对政府运用财政资源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

中国的国情下,扶持LED产业,选择补贴MOCVD相对来说是比较明智的做法。也有一些国家推动LED产业的时候采用消费者端补贴,比如日本和美国。但是在中国,消费者端补贴的监管成本和套取补贴资金的风险都很高,新能源车补贴就是一个最好的反面案例。

而对LED行业的设备补贴,政府直接对拿到补贴的企业进行监管,监管成本更低,效果会好很多,而通过补贴购买的专用性的设备又充分保证了财政补贴资金是用于这个行业而不会被滥用。

但是,政策本身即使是合理的,可是为什么三安就能拿这么多,是不是有内幕,不公平?实际上各地出台的MOCVD补贴政策其实都尽量避免量身定做,政策的制定者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凡是符合条件的企业都有机会,例如三安拿到最多补贴的芜湖厂和厦门厂,其实德豪润达在芜湖,乾照和开发晶在厦门都享受到了同样的补贴政策。

真正令三安补贴拿到手软,做对的地方就是该公司在政府的Credit比较好,三安做到了拿到补贴买来的设备效益最大化,由于运营状况良好,能够实打实的贡献税收(仅所得税2016年4.5亿)给当地政府,因此地方的主政者们当然都愿意引进和支持这样的企业,所以各地政府才会以丰厚的补贴为条件争抢三安这样的企业落户。

随着三安Credit的积累,包括国开行,大基金在内的这些国字头资本玩家也都愿意与三安合作,使得三安的融资成本也比一般同行有优势,财务费用较同行低很多,2016年财务费用甚至为负的1.07亿,这也为三安的净利润贡献不少。

以上几个因素或是三安迷之高净利润水平可能合理的解释。(文:LEDinside 王飞)




如需转载,需本网站E-Mail授权。并注明"来源于LEDinside",未经授权转载、断章转载等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E-Mail:service@ledinside.com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LEDinside官网(m.gzzxlxrmyy.com)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版权声明】
「LEDinside - LED在线」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LEDinside - LED在线」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免责声明】
1、「LEDinside - LED在线」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演释,该公开资料,属可靠之来源搜集,但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在本网站的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 - LED在线」上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料、资讯、研究报告、产品价格等),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均只作为参考,您须对您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如有错漏,请以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为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