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高校发布新干胶技术,可解决MicroLED巨量转移问题

6月30日,外媒消息,韩国浦项科技大学(POSTECH)研究团队近日开发出一项新型干胶技术(novel dry adhesive technology),有望解决Micro LED芯片高精度转移难题。该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韩国高校发布新干胶技术,可解决MicroLED转移问题
 
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文章介绍,Micro 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备亮度高、寿命长、并可实现柔性和透明显示等多种优势。然而,如何将直径小于发丝的Micro LED芯片高效、精准地转移到目标基板上,一直是制程中的技术瓶颈。
 
传统转移手段主要依赖液态胶或功能性薄膜,不仅步骤繁琐,还容易出现对位不准、残留污染等问题,难以满足高端显示和半导体封装的产业需求。
 
为突破这一难题,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基于“粘附悖论”(adhesion paradox)——即理论上原子间应具强力吸附,但现实中因表面粗糙度高,实际接触面积有限,反而难以形成牢固粘附的原理,开发出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Shape Memory Polymers,简称SMP)的纳米尖端结构粘附材料。
 
这项新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材料表面在常温下呈微观粗糙状态,粘附力极弱;但加热并施压后,聚合物“记忆”结构发生形变,表面变得平整光滑,粘附力可瞬间增强。再次加热后,材料恢复原状,粘附力几乎为零,实现轻松脱离。
 
实验显示,该技术在粘附状态下可提供超过15个大气压的吸附力,脱离时,可几乎无残余力,粘附强度差异超过1000倍,远优于现有技术。
研究团队利用机器人系统,成功展示了新型干胶技术应用在Micro LED芯片的高精度抓取与释放操作,且对纸张、布料等日常材料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研究团队表示,这项技术无需依赖传统粘胶,便能实现对微小元件的精准操控。未来若与智能制造系统结合,或将在显示面板、半导体封装等多个产业领域起到重要作用。此次成果不仅解决Micro LED量产关键问题,也为新型干胶材料在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自动化装配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打开新局面。(LEDinside整理)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m.gzzxlxrmyy.com)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版权声明】
「LEDinside - LED在线」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LEDinside - LED在线」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免责声明】
1、「LEDinside - LED在线」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演释,该公开资料,属可靠之来源搜集,但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在本网站的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 - LED在线」上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料、资讯、研究报告、产品价格等),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均只作为参考,您须对您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如有错漏,请以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为准。
Baidu
map